动态观点|News Views
第三方专门从事地推的企业 是什么给他们繁衍生息的土壤
Date | May 26,2016

 企业即独立于甲方及用户或客户之间的第三方专门从事地推的企业。

  2002年,最初的网游公司地推大多是甲方直管的兼职团队,第三方地推是基本不存在;后来地产开发商因为走账以及资金周转等原因开始依赖可以垫付资金的第三方企业,这时候的地推公司就像皮包公司,也仅仅是输出人力和资金垫付能力,并没有发展;直到O2O行业的浪潮来袭,催生出了众多号称可以更专业的第三方地推服务企业。

  这些刚刚开始成长的第三方地推企业真的专业吗?O2O时代,是什么给了第三方地推企业繁衍生息的土壤?先谈第一个问题:

  第三方地推真的专业吗?

  这个是有疑问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要打个问号的。从发展起源来讲,目前活跃的第三方地推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种:

  ● 从美团、阿里、饿了么等甲方直管地推军团中成长后独立出来发展的地推团队/企业,这些企业的专业性是存在的。

  ● 从房地产黄金十年中,依靠人脉、资金垫付而成长起来的派单公司,以低价获取劳动力并高价输出赚取利益,后开始为O2O、互联网行业服务。

  ● 参与过地推兼职,后有意无意的开始自己组建团队,而成长起来的第三方地推公司,只见过猪跑,吃猪肉这件事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活跃的地推公司大体属于这三类中的,论专业性,也就第一类稍微好一点,其他企业相较于美团、饿了么这些依靠地推军团横行天下的甲方企业来说,只有被虐成渣的份儿!

  那么,是什么给了并不特别专业的第三方地推繁衍生息的土壤?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存在的理由:

  1.没钱

  如果自己组建地推团队,那么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工资甚至还有绩效奖金,但如果使用第三方地推就会不一样,欠钱的永远都是大爷,约定两个月、好言好语拖俩月、玩消失一个月,走流程一个月,到账一个月,妥妥的将本该至少一个月就得支出的资金延长了半年,这半年时间可能这波地推的效果已经不知道大于支出多少倍的变现了。

  2.没经验

  对于美团、阿里、饿了么这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没经验可以去挖有经验的团队,可以不断试错交学费积累经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对于一分钱需要掰成两半花的小型创业公司来说,试错的过程所浪费的资金成本是不能接受的,这时候就需要去依靠那些相对有经验相对专业的第三方地推公司。

  3.没必要

  众所周知,地推是一种依赖于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迅速集结进行派单、陌拜等推广动作的线下推广方式,仅在营销推广的特定阶段被使用,这种推广手段并不始终伴随企业的发展而长期、持续性地存在。那么组建自己的地推团队就不是特别必要了。

  4.管理成本低

  慈母多败儿,毕竟亲生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舍不得打舍不得骂,长大了就更是打不得骂不得了,但如果儿子是别人家的呢?

  很多公司愿意选择第三方地推的妙用就在这里,做的不好就敲打,出错了就惩罚,完全不会下不去手,甚至还可以苛求一些;自建团队就得考虑下内部团结问题,有错提出来时还得考虑下语气了。

  5.O2O阴谋论

  自建团队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管控过程,可以保证用户真实性、有效性,但如果这个过程甚至结果甲方根本就不在乎呢?

  很多人不理解,用户活跃度就是O2O产品的生命线,甲方怎么可能不在乎用户的有效性?互联网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羊毛出在牛身上让猪买单是互联网思维的终极奥义。叫车、洗车、外卖等一系列O2O平台都在烧钱玩补贴,用户享受了真实惠,这些企业的脑子就是棒槌吗?肯定不是,只不过企业该从羊身上薅的羊毛从牛身上薅来了。

  那么,这里的牛是谁呢?投资人!O2O企业需要一个看似完美的商业模式、一片光明的市场前景和海量的用户来说服投资人,第三方地推企业就是拓展用户的,是否真实有效不重要,数字漂亮就行!

  投资人也知道用户数据华而不实,但又不是他买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投资人看中的并不是企业本身能不能盈利,而是商业模式能不能忽悠了大众,能忽悠了就投资!企业拿到投资开始烧钱攒用户、花钱画大饼,还得上普通人知道这个事情有多好、多么有市场前景,这都是套路!接下来就想尽办法的上市,上不了市就砸手里了,因为可能这个商业模型就是个空中楼阁。所以一定要上市,上市之时就是投资人收割之时,悄然隐退套现,鼓吹出来的泡沫就让普通股民买单了。

   其实,不管是什么给了第三方地推企业繁衍生息的土壤,关键是第三方地推企业要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借势成长,希望有一天,当O2O从资本神坛掉落的时候,地推可以经历风雨终见彩虹。